简体 繁体 English 加入收藏

亚洲影视联合会

ASIA  FILM  AND  TELEVISION  FEDERATION促 进 亚 洲 影 视 的 繁 荣 与 发 展

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动态 > 亚洲

  • 亚洲
  • ASIA
  • ASIA FILM AND TELEVISION FEDERATION
  • 促进亚洲影视的繁荣与发展

国内影视地产严重供过求:圈地才是最终目的

【时间】:2013-04-08 【来源】:赢商网

      5%,这是国内影视地产盈利的一个比例状况,一个简单的数据揭露了一个发展了20年之久的产业并不光鲜的光景。
  来自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影视基地实现盈利的并不多,80%处于亏损,15%处于温饱,只有5%盈利。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环节,影视基地在仅仅为制片方提供取景地的单一功能下,目前已过多过滥,总量上已严重供过于求。
  尽管这并非官方的调查数据,却在一定层面反映了国内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
  “影视基地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环节,总量上已严重供过于求,而没有特色的影视基地将是死路一条,未来将会有近一半的影视基地被最终淘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预测。
  然而,暗淡的光景并没有阻碍投资者的脚步,投资金额逐年加大,目前该领域内的资金已积淀了500亿元。最近的一个消息是,参与投资《西游降魔篇》的文化中国传播旗下子公司域高拟与浙江桐乡市政府合作,在乌镇投资兴建总面积约691亩的西游主题影城项目。目前,双方已订立了一份备忘录及合作协议。
  一方面行业光景暗淡,一方面资金热情高涨,这背后勾画的是地方政府提升城市影响力的想法与企业圈地的冲动。
  风起云涌
  1987年4月,一栋小楼在无锡市五里湖畔的大浮乡漆塘村的市电台战备库原址竣工,“中央电视台无锡外景基地”同时挂牌。当时,谁都不会想到,这个五里湖畔杂草荒芜、游蛇窜动的荒坡,会成为中国影视基地的爆发点。
  这一年,原广播电视部希望选择一处清静场所,集中一批优秀剧作家,专心创作影视作品,而恰巧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当时在无锡就有一座疗养院,央视在修缮疗养院的同时,附带建设了西游记艺术宫,放置即将拍摄完的电视剧《西游记》所用过的道具、设备、服饰等,以便日后再用。没想到的是,艺术宫对外开放后,竟成为了无锡的一大旅游热点,当时门票价格仅为1元,但日收入最高竟达到万元,第二年便收回了1000多万元的投资。
  此后,随着《杨贵妃》、《武则天》等名噪一时的影视剧在此取景,受影视剧热播影响,这一影视基地成为了无锡的一大旅游景点。
  央视无锡影视基地总占地面积近100公顷,由唐城、三国城、水浒城3个建筑风格不同的基地构成,三城依山畔湖而建,风景优美。而从1997~2006年,无锡影视基地在游客人数稳定增长的状况下,每年纯影视旅游收入保持在5000多万元。尤其在2001~2008年间,影视旅游收益及接待人数每年以30.88%和20.2%速度攀升;2011年,游客更是达到了230万人次。
  一个影视基地叫响了一座城市,影视旅游开始在无锡甚至中国发端。
  当各个城市看到影视能转为旅游经济后,《三国演义》、《水浒传》开拍之际,各地纷纷争抢央视资源,并给出一系列优惠政策。不过,《三国城》、《水浒城》最终还是落户无锡。
  但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影视基地开始在各地风起云涌。2009年以后,影视旅游的投资热潮愈演愈烈,在许多地方政府的旅游规划中,影视旅游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要素,获得审批的立项也不在少数:2011年9月,香港英皇集团与杭州余杭区政府签订协议,计划打造英皇影视文化村,投资逾60亿元;这一年的11月,浙江海宁市政府与浙江华策影视计划携手打造“海宁中国武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投资逾10亿元,占地2000亩;2012年3月,湖北襄阳“唐城”、“汉城”影视基地陆续开工建设,总投资分别达到30亿元、22亿元。在影视界,中国电影“票房王”冯小刚导演携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与观澜湖集团,一起成立合资公司,决定共同打造全球首个以导演个人命名的电影主题旅游项目“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香港卫视宣布将投资30亿元在巢湖边建造影视城;长影集团也将在海南以高达436亿元的投资建世界级的“环球100”电影主题公园……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立项并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已达110多座,30多座规划建设的影视旅游基地正在热火朝天的施工和招商之中。而在新建影视基地中,95%的项目投资过亿元,目前该领域内的总投资已接近500亿元。
  圈地冲动
  央视无锡影视城的成功让很多投资者看到了影视旅游是一块可以做大的蛋糕。进入21世纪后,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支持,影视基地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原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均促进了资本对这一领域的投资热情。
  但在影视基地建设热潮的背后,同质化问题、盈利能力等问题却愈发凸显。“很多项目因存在同质化问题、文化内涵不足、替代性不强等问题,多是经营惨淡,盈利能力较低。”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规划师孙耀表示。
  以中山影视城为例,中山影视城是华南地区唯一入选中国十大影视基地的影城,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名人的一生为主题和背景建设的影视城,但同样传出了“经营不善”的消息。
  据了解,中山影视城的收入包括旅游门票收入、影视剧组场租和婚纱拍摄收入。2011年,游客人数和收入都有30%的增长,接待游客30万人次,门票收入有500多万元。“在偿还投资商一定的利息后,是有一些亏损。”中山影视城董事长、总经理喻立建对媒体表示。
  但对于亏损的事实,喻立建并不是很在意,“就算是在亏损,我的土地在升值。1998年时才9万元/亩,现在起码四五十万元/亩,光300亩土地都能卖一亿多元。现在把它拍卖出去,肯定是赚的”。
  “其实很多影视基地的背后都有圈地的冲动,很多影视基地都有房地产项目,比例至少在50%。”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据本报记者调查了解,在“环球100”电影主题公园中,项目建成后将包含3个大型主题公园、三大节庆会址、四大主题酒店、五名影人工作室以及六大影视基地,此外还包括商业地产、酒店、高端电影院和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也规划了以冯氏电影场景为特色建筑风格的商业街区。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影公社项目的介入给华谊兄弟带来了新的模式,即商业地产,输出华谊的电影资源和品牌,嵌入大型地产项目,将是华谊兄弟最直接的盈利模式。
  “且对地方政府而言,不管影视城赚不赚钱,都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影响力,给城市新增一个响亮的旅游宣传亮点,从而开拓旅游市场并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一般的操作路径是:地方政府以开发影视基地为噱头,以带动区域开发为诱饵,圈下大片的土地进行开发,并借助影视基地的商业价值令其住宅产品快速“增值”,而后者才是利润的主要贡献者。基于这一目的,不少地方政府对于高投资额的影城建造往往在土地方面给予投资者巨大的优惠,较少去研究后期持续经营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情况,以致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的影视基地“80%都是多余的”,真正能称得上影视产业基地的只有10多家,能胜任影视剧拍摄的则更少,多数影视城(基地)只是徒有一个旗号而已。以圈地为目的的影视基地建设严重制约了文化旅游影视产业的发展。
  寻求突围
  目前,国内影视旅游基地的发展亟待突破。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周建成博士建议,应升级影视旅游产业结构,完善影视旅游地产产业链,积极拓展影视旅游产业链,加快基地建设,加大影视资源的整合力度,形成产业集群;营造关联产业发展机制拓展投融资渠道,运用联合重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境外资本的参与;尝试建立影视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投融资信用担保体系,使各种社会资本通过产业融资渠道进入影视旅游产业,同时,也应该注重市场营销提高影视城知名度。
  实际上,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韩国的影视旅游模式颇为成功,值得借鉴。尤其是景区的资源开发和营销方面。
  据悉,韩剧外景地在一部剧集拍摄结束之后,一般都会按拍摄时的原始场景尽可能完整地保存下来,为后续的旅游开发做准备;韩国还利用影视资源开发主题旅游馆。除此之外,韩国旅游界对影视旅游纪念品资源的开发也非常及时与细致,在影视剧热播后,就可以在很多影视旅游景点和旅游商店买到与影视剧相关的纪念品。
  “其实,就是更好地发挥文化本身的价值,才可持续。”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无锡影视城就是以“区位+管理+文化+产业”共生模式来发展的。所谓共生模式,是指管理、产业、区域和文化的共生,其中产业共生是“影视+旅游”的产业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影视与旅游的文化产业力。